关于转发〔1995〕外经贸管发第329号文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1 05:51:39   浏览:992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转发〔1995〕外经贸管发第329号文的通知

外汇管理局


关于转发〔1995〕外经贸管发第329号文的通知
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计划单列市、经济特区分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
行:
现将外贸部[1995]外经贸管发第329号《关于调整进口配额许可证商品种类和发证机关的通知》转发给你们,在进口付汇审核工作中注意参照执行。

附件:[1995]外经贸管发第329号《关于调整进口配额许可证商品种类和发证机关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计委、经贸委(经委)、外经贸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各地区、各部门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各进出口商会、协会、各总公司、工贸公司、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我国进口管理体制,保证对外贸易有序地顺利进行,决定对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种类和发证机关进行调整。现将调整的有关内容通知如下:
一、关于对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种类的调整
根据《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机电产品《配额产品进口管理实施细则》以及1992、1993、1995年发布的《取消部分商品进口管理的公告》,对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商品管理进行调整。调整后,实行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由26种减少为16种;实行
配额管理的机电产品由18种减少为15种;农药、粮食、碳酸饮料、复印机调整为非配额管理的进口许可证商品;根据国发(1994)5号文件,对“可用于生产化学武器的化工原料”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对商品分类和顺序按照一般商品和机电商品目录进行了归类,调整后实行进口
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由53种减少为36种,税目由742个减少为354个(详见附件一)。
二、关于进口许可证发证机关发证商品的调整
对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摩托车及其发动机和车架、彩色电视机及其显像管、录音机及其机芯、电冰箱及其压缩机、洗衣机、录像设备及其关键件、照像机及其机身、手表、空调器及其压缩机、复印机、录音录像磁带复制设备、汽车起重机及其底盘、电子显微镜、气流纺纱机、电子分
色机等15类商品,由省级发证机关发证调整为外经贸部驻各地特派员办事处发证。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上述机电商品,暂由所在地的省级发证机关签发进口许可证。
食糖由特派员办事处发证调整为外经贸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发证。
三、关于进口许可证的发证依据
外经贸部授权的各发证机关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货物许可制度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凭国家规定的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审核签发进口许可证。
(一)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属于配额管理的机电商品(共15种),外经贸部各发证机关凭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签章的《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二)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属于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及易货贸易进口的成品油、化肥(共16种),外经贸部各发证机关凭进口配额管理机关签发并盖有“一般商品进口配额专用章”的《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三)对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和自用进口的实行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不含成品油)与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自用进口的实行配额管理的机电产品,暂按1991年12月5日外经贸部对外公布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申领进出口许可证的实施办法》办理。对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内销产
品而进口的实行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和机电产品,各发证机关凭《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和《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对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自用和生产内销产品进口的成品油,发证机关凭国家计委授权的进口配额管理机关签发的《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四)对华侨、台港澳同胞捐赠的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按《国务院关于加强华侨、台港澳同胞捐赠物资管理的若干规定》和有关规定办理。其中对属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经主管部门批准后,按照接受单位隶属关系办理《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发证机关凭《一般商
品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五)对以补偿贸易和租赁贸易方式进口的属配额、许可证管理的机电产品,均须办理《进口配额证明》,发证机关凭《进口配额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六)对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进口的属于许可证管理的商品,须凭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向外经贸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申领进口许可证,其中对属配额管理的商品,应按项目承建单位的隶属关系办理《进口配额证明》和《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
(七)对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和华侨、台港澳同胞捐赠、补偿贸易和租赁贸易、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进口以及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内销产品而进口的进口农药、粮食、复印机等非配额管理的许可证商品,各发证机关凭进口登记部门签发的《特定商品进口登记证明》或国家
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签发的《进口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八)可用于生产化学武器的化工原料由外经贸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凭化工部的批准文件签发进口许可证。
(九)碳酸饮料(包括成品和浓缩液)调整为非配额管理的进口许可证商品,各发证机关凭国家经贸委签发的《进口证明》签发进口许可证。
(十)对来料加工、进料加工因故需内销的进口许可证管理商品,由进口使用单位按(一)、(二)条一般贸易方式规定办理。
(十一)对国际组织政府间无偿援助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其中机电产品,发证机关凭《进口配额证明》发证。
四、各进口配额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3年1号令)和《一般商品进口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国家计委、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1994年1号令)以及相配套的实施细则的规定签发《进口配额证明》和《
一般商品进口配额证明》。
各进口许可证发证机关应按外经贸部授权、并严格核对有关《进口配额证明》及其所附订货卡片无误后,方可签发进口许可证。严禁越权发证、无批件发证以及超配额发证。
五、对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附件一),各海关要严格凭授权的发证机关(附件二)签发的许可证验放,其中对需办理机电产品《进口配额证明》的许可证管理产品各海关凭授权的发证机关签发的进口许可证验放,同时加验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签发的《进口配额证明》第
一联(交海关作验货凭证),如一次进口未使用完的,海关留存复印件。
六、对于违反进行许可证发证、更改和申领规定的发证机关和企业,外经贸部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海关拒绝验放。
本通知自1995年7月1日起实施,原国经贸(1993)563号文附件一《配额产品目录》和计经贸(1994)421号文附件三《实行进口配额管理的一般商品(税号)目录》和进口许可证签发机关停止执行。过去有关规定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一: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商品目录
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一般商品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1 |成品油 |27100011 |车用汽油及航空汽油 |公斤 |
| | | | | |
| | |27100012 |汽油型喷气燃料 |公斤 |
| | | | | |
| | |27100013 |石脑油 |公斤 |
| | | | | |
| | |27100021 |煤油 |公斤 |
| | | | | |
| | |27100031 |轻柴油 |公斤 |
| | | | | |
| | |27100032 |重柴油 |公斤 |
| | | | | |
| | |27100040 |其他燃料油 |公斤 |
| | | | | |
|2 |羊毛 |51011100 |未梳含脂剪羊毛 |公斤 |
| | | | | |
| | |51011900 |其他未梳含脂羊毛 |公斤 |
| | | | | |
----------------------------------------------------------------

----------------------------------------------------------------
| | |51012100 |未梳脱脂剪羊毛,未碳化 |公斤 |
| | | | | |
| | |51012900 |其他未梳脱脂羊毛,未碳化 |公斤 |
| | | | | |
| | |51013000 |未梳碳化羊毛 |公斤 |
| | | | | |
| | |51031010 |羊毛落毛 |公斤 |
| | | | | |
| | |51051000 |粗梳羊毛 |公斤 |
| | | | | |
| | |51052100 |精梳羊毛片毛 |公斤 |
| | | | | |
| | |51052900 |羊毛条及其他精梳羊毛 |公斤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3 |涤纶纤维 |54022000 |聚酯高强力纱 |公斤 |
| | | | | |
| | |54023310 |聚酯弹力丝 |公斤 |
| | | | | |
| | |54023390 |其他聚酯变形纱线 |公斤 |
| | | | | |
| | |54024200 |部分定向聚酯纱线,未加捻或捻度每 |公斤 |
| | | |米不超过50转 | |
| | |54024300 |其他聚酯纱线,未加捻或捻度每米不 |公斤 |
| | | |超过50转 | |
| | |54025200 |聚酯纱线,捻度每米超过50转 |公斤 |
| | | | | |
| | |54026200 |聚酯多股纱线或缆线 |公斤 |
| | | | | |
----------------------------------------------------------------

----------------------------------------------------------------
| | |54041000 |截面尺寸不超过1毫米,细度在67分 |公斤 |
| | | |特及以上的合成纤维单丝 | |
| | |55012000 |聚酯长丝丝束 |公斤 |
| | | | | |
| | |55032000 |聚酯短纤,未梳或未经其他纺前加工 |公斤 |
| | | | | |
| | |55062000 |聚酯短纤,已梳或经其他纺前加工 |公斤 |
| | | | | |
| | |55092100 |含聚酯短纤85%及以上的单纱 |公斤 |
| | | | | |
| | |55092200 |含聚酯短纤85%及以上的多股纱线 |公斤 |
| | | |或缆线 | |
| | |55095100 |含聚酯短纤85%以下主要或仅与人 |公斤 |
| | | |造纤维短纤混纺的纱线 | |
----------------------------------------------------------------

----------------------------------------------------------------
| | |55095200 |含聚酯短纤85%以下主要或仅与羊 |公斤 |
| | | |毛或动物细毛混纺的纱线 | |
| | |55095300 |含聚酯短纤85%以下主要或仅与棉 |公斤 |
| | | |混纺的纱线 | |
| | |55095900 |含聚酯短纤85%以下与其他纤维混 |公斤 |
| | | |纺的纱线 | |
|4 |腈纶纤维 |54023900 |其他合成纤维长丝变形纱线 |公斤 |
| | | | | |
| | |54024900 |其他合成纤维长丝单纱,未加捻或捻 |公斤 |
| | | |度每米不超过50转 | |
| | |54025900 |其他合成纤维长丝单纱,捻度每米超 |公斤 |
| | | |过50转 | |
| | |54026900 |未列名合成纤维长丝多股纱线或缆线 |公斤 |
| | | | | |
| | |55013000 |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长丝丝束 |公斤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 | |55033000 |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未梳 |公斤 |
| | | |或未经其他纺前加工 | |
| | |55063000 |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已梳 |公斤 |
| | | |或经其他纺前加工 | |
| | |55093100 |含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 |公斤 |
| | | |85%及以上的单纱 | |
| | |55093200 |含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 |公斤 |
| | | |85%及以上的多股纱线或缆线 | |
| | |55096100 |含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 |公斤 |
| | | |85%以下主要或仅与羊毛、动物细毛 | |
| | | |混纺的纱线 | |
| | |55096200 |含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 |公斤 |
| | | |85%以下主要或仅与棉混纺的纱线 | |
| | | | | |
| | |55096900 |含聚丙烯腈或变性聚丙烯腈短纤 |公斤 |
| | | |85%以下,与其他纤维混纺的纱线 | |
----------------------------------------------------------------

----------------------------------------------------------------
|5 |聚酯切片 |39076010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切片 |公斤 |
| | | | | |
|6 | 橡胶 |40011000 |天然橡胶乳,不论是否予硫化 |公斤 |
| | | | | |
| | |40012100 |烟胶片 |公斤 |
| | | | | |
| | |40012200 |技术分类天然橡胶(TSNR) |公斤 |
| | | | | |
| | |40012900 |其他形状的天然橡胶 |公斤 |
| | | | | |
----------------------------------------------------------------

----------------------------------------------------------------
|7 |汽车轮胎 |40111000 |机动小客车用新的充气橡胶轮胎 | 条 |
| | | | | |
| | |40112000 |客运机动车辆或货运机动车辆用新的 | 条 |
| | | |充气橡胶轮胎 | |
| | |40119100 |其他新的人字形胎面或类似胎面的充 | 条 |
| | | |气橡胶轮胎 | |
| | |40121010 |汽车用翻新的橡胶轮胎 | 条 |
| | | | | |
| | |40122010 |汽车用旧的充气轮胎 | 条 |
| | | | | |
| | |40129020 |汽车用实心或半实心橡胶轮胎、可互 | 条 |
| | | |换的橡胶胎面及橡胶轮胎衬带 | |
| | |40131000 |机动小客车、客运机动车辆或货运机 | 条 |
| | | |动车辆用橡胶内胎 | |
|8 |氰化钠 |28371110 |氰化钠 |公斤 |
| | | | | |
|9 |食糖 |17011100 |甘蔗原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 |公斤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 | |17011200 |甜菜原糖,未加香料或着色剂 |公斤 |
| | | | | |
| | |17019910 |砂糖 |公斤 |
| | | | | |
| | |17019920 |绵白糖 |公斤 |
| | | | | |
|10 |化肥 |31021000 |尿素,不论是否水溶液 |公斤 |
| | | | | |
| | |31022100 |硫酸铵 |公斤 |
| | | | | |
| | |31022900 |硫酸铵和硝酸铵的复盐及混合物 |公斤 |
| | | | | |
| | |31023000 |硝酸铵,不论是否水溶液 |公斤 |
| | | | | |
| | |31024000 |硝酸铵与碳酸钙或其他无肥效无机物 |公斤 |
| | | |的混合物 | |
| | |31025000 |硝酸钠 |公斤 |
| | | | | |
----------------------------------------------------------------

----------------------------------------------------------------
| | |31026000 |硝酸钙和硝酸铵的复盐及混合物 |公斤 |
| | | | | |
| | |31027000 |氰氨化钙 |公斤 |
| | | | | |
| | |31028000 |尿素及硝酸铵混合物的水溶液或氨水 |公斤 |
| | | |溶液 | |
| | |31029000 |其他矿物氮肥及化学氮肥,包括上述 |公斤 |
| | | |编号未列名的混合物 | |
| | |31031000 |过磷酸钙 |公斤 |
| | | | | |
| | |31032000 |碱性熔渣 |公斤 |
| | | | | |
| | |31039000 |其他矿物磷肥及化学磷肥 |公斤 |
| | | | | |
| | |31041000 |光卤石、钾盐及其他天然粗钾盐 |公斤 |
| | | | | |
| | |31042000 |氯化钾 |公斤 |
| | | | | |
| | |31043000 |硫酸钾 |公斤 |
| | | | | |
| | |31049000 |其他矿物钾肥及化学钾肥 |公斤 |
| | | | | |
| | |31051000 |制成片及类似形状或每包毛重不超过 |公斤 |
| | | |10公斤的本章各项货品 | |
| | |31052000 |含氮、磷、钾三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肥料 |公斤 |
| | | |或化学肥料 |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 | |31053000 |磷酸氢二铵 |公斤 |
| | | | | |
| | |31054000 |磷酸二氢铵及磷酸二氢铵与磷酸氢二 |公斤 |
| | | |铵的混合物 | |
| | |31055100 |含有硝酸盐及磷酸盐的矿物肥料或化 |公斤 |
| | | |学肥料 | |
| | |31055900 |其他含氮、磷两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肥 |公斤 |
| | | |料或化学肥料 | |
| | |31056000 |含磷、钾两种肥效元素的矿物肥料或 |公斤 |
| | | |化学肥料 | |
| | |31059000 |其他肥料 |公斤 |
| | | | | |
|11 |烟草及制品 |24011010 |未去梗的烤烟 |公斤 |
| | | | | |
| | |24011090 |其他未去梗的烟草 |公斤 |
| | | | | |
----------------------------------------------------------------

----------------------------------------------------------------
| | |24012010 |部分或全部去梗的烤烟 |公斤 |
| | | | | |
| | |24012090 |其他部分或全部去梗的烟草 |公斤 |
| | | | | |
| | |24013000 |烟草废料 |公斤 |
| | | | | |
| | |24029000 |烟草代用品制成的雪茄烟及卷烟 |千支 |
| | | | | |
| | |24039100 |“均化”或“再造”烟草 |公斤 |
| | | | | |
|12 |二醋酸纤维 |54033310 |二醋酸纤维丝束 |公斤 |
| |丝束 | | | |
----------------------------------------------------------------

----------------------------------------------------------------
|13 |棉花 |52010000 |未梳的棉花 |公斤 |
| | | | | |
| | |52030000 |已梳的棉花 |公斤 |
| | | | | |
|14 |植物油 |15071000 |初榨的豆油 |公斤 |
| | | | | |
| | |15081000 |初榨的花生油 |公斤 |
| | | | | |
| | |15089000 |其他花生油及其分离品 |公斤 |
| | | | | |
| | |15111000 |初榨的棕榈油 |公斤 |
| | | | | |
| | |15119000 |其他棕榈油及其分离品 |公斤 |
| | | | | |
| | |15121100 |初榨的葵花油或红花油 |公斤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 | |15122100 |初榨的棉子油,不论是否去除棉子酚 |公斤 |
| | | | | |
| | |15122900 |其他棉子油及其分离品 |公斤 |
| | | | | |
| | |15141000 |初榨的菜子油或芥子油 |公斤 |
| | | | | |
| | |15149000 |其他菜子油或芥子油及其分离品 |公斤 |
| | | | | |
| | |15152100 |初榨的玉米油 |公斤 |
| | | | | |
| | |15155000 |芝麻油及其分离品 |公斤 |
| | | | | |
|15 |酒 |22051000 |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味美思酒及其 | 升 |
| | | |他加植物或香料的用鲜葡萄酿造的酒 | |
| | |22059000 |装入2升以上容器的味美思酒及其他 | 升 |
| | | |加植物或香料的用鲜葡萄酿造的酒 | |
| | |22071000 |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在 | 升 |
| | | |80%及以上 | |
| | |22081000 |制造饮料用的复合酒精制品 | 升 |
| | | | | |
| | |22082000 |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 | 升 |
| | | | | |
----------------------------------------------------------------

----------------------------------------------------------------
| | |22083000 |威士忌酒 | 升 |
| | | | | |
| | |22084000 |朗姆酒及其他甘蔗蒸馏酒 | 升 |
| | | | | |
| | |22085000 |杜松子酒 | 升 |
| | | | | |
| | |22089000 |未改性乙醇,按容量计酒精浓度在 | 升 |
| | | |80%以下;未列名蒸馏酒、利口酒及其 | |
| | | |他酒精饮料 | |
|16 |彩色感光材料 |37013090 |其他未曝光的硬片及软片,任何一边 | - |
| | | |超过255毫米 | |
| | | | | |
| | |37019190 |非科研专用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硬片 | - |
| | | |及软片 | |
| | | | | |
| | |37023190 |非科研专用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无齿 | 米 |
| | | |孔胶卷,宽度不超过105毫米 | |
| | | | | |
| | |37024190 |非科研专用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无齿 | 米 |
| | | |孔胶卷,宽度超过610毫米,长度超过 | |
| | | |200米 | |
| | | | | |
| | |37024390 |未列名未曝光的无齿孔胶卷,宽度超 | 米 |
| | | |过610毫米,长度不超过200米 | |
----------------------------------------------------------------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 | |37024490 |未列名未曝光的无齿孔胶卷,宽度超 | 米 |
| | | |过105毫米,但不超过610毫米 | |
| | | | | |
| | |37025190 |其他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胶卷,宽度 | 米 |
| | | |不超过16毫米,长度不超过14米 | |
| | | | | |
| | |37025290 |其他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胶卷,宽度 | 米 |
| | | |不超过16毫米,长度超过14米 | |
| | | | | |
| | |37025490 |其他未曝光的非幻灯片用彩色摄影胶 | 米 |
| | | |卷,宽度超过16毫米,但不超过35毫 | |
| | | |米,长度不超过30米 | |
----------------------------------------------------------------

----------------------------------------------------------------
| | |37025591 |未曝光的彩色电影胶卷,宽度超过16 | 米 |
| | | |毫米,但不超过35毫米,长度超过30 | |
| | | |米 | |
| | |37025599 |其他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的胶卷,宽 | 米 |
| | | |度超过16毫米,但不超过35毫米,长 | |
| | | |度超过30米 | |
| | |37025691 |未曝光的彩色电影胶卷,宽度超过35 | 米 |
| | | |毫米 | |
| | | | | |
| | |37029190 |其他未曝光的其他胶卷,宽度不超过 | 米 |
| | | |16毫米,长度不超过14米 | |
| | | | | |
| | |37031010 |未曝光成卷的摄影感光纸及纸板,宽 | - |
| | | |度超过61毫米 | |
| | | | | |
| | |37032010 |其他未曝光的彩色摄影用感光纸及纸 | - |
| | | |板 | |
----------------------------------------------------------------
实行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机电商品目录
----------------------------------------------------------------
| 进口许可证 | 协 调 制 度 目 录 | |
|-------------|-------------------------------------------|----|
|编 号| 商 品 名 称 | 商品编号 | 商 品 名 称 | 单位 |
|---|---------|------------|------------------------------|----|
|17 |汽车及其底盘、 |87012000 |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 | 辆 |
| | | | | |
| |发动机、 |87021010 |30座及以上装有柴油发动机的机动客车 | 辆 |
| | | | | |
| |驱动桥、 |87021090 |10座及以上30座以下装有柴油发动机的 | 辆 |
| | | |机动客车 | |
| |车壳 |87029010 |其他30座及以上的机动客车 | 辆 |
| | | | | |
| |(或驾驶室) |87029090 |其他10座及以上30座以下的机动客车 | 辆 |
| | | | | |
| | |87031000 |雪地行走专用机动车;高尔夫球机动车及 | 辆 |
| | | |类似机动车辆 | |
| | |87032110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装有点燃往复式 | 辆 |
| | | |活塞内燃发动机的机动小客车 | |
| | |87032121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小轿车整套散 | 辆 |
| | | |件 | |
| | |87032129 |排气量不超过1000毫升的其他机动小客 | 辆 |
| | | |车整套散件 | |
| | |87032211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 | 辆 |
| | | |升的小轿车 | |
| | |87032212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 | 辆 |
| | | |升的越野车(4轮驱动) | |
----------------------------------------------------------------

----------------------------------------------------------------
| | |87032213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超过1500毫 | 辆 |
| | | |升的旅行小客车(9座及以下) | |
| | |87032219 |排气量超过1000毫升,但不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人事部


关于印发《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6年1月29日,人事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人事劳动)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干部)部门:
现将《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并将执行中有关情况和问题及时告诉我们。

人才市场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监督,规范人才市场行为,维护人才市场秩序,促进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人才市场管理,是指对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以及用人单位招聘和个人应聘等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 人才市场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
第四条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是人才市场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培育、指导人才市场,对人才市场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人才市场活动。

第二章 人才市场中介机构
第六条 本规定所称人才市场中介机构是指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中介和其它社会化服务的专营或兼营的组织。
第七条 成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开展人才市场中介服务活动的场所、资金和设施;
(二)有专职工作人员5人以上,并接受过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组织的有关人事管理专业培训;
(三)有健全可行的规章;
(四)能够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八条 成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提出申请,说明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宗旨、业务范围、人员构成、办公场地、资金等情况,其中设立固定人才市场场所的,须作专门的说明。符合条件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颁发《人才市场中介服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其中须办理工商登记的,应当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及其直属在京企事业单位,全国性社团,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应当由人事部颁发许可证;其它的由地方政府人事行政部门颁发许可证。
境外公司、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或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单独投资成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同国内的公司、企业或其它经济组织合资、合作成立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的,应当由省级以上政府人事部门审批并报人事部备案同意后,颁发许可证,同时按有关规定办理其它手续。
本规定下发前成立的人才市场中介机构,自本规定下发之日起四个月内补办有关手续,申领许可证。
第九条 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应当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其主要业务是:
(一)收集、整理、储存和发布人才供求信息;
(二)开展职业介绍;
(三)组织培训;
(四)组织智力开发、成果转让等活动;
(五)开展人才测评;
(六)法律、法规允许的其它业务。
第十条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除从事本规定第九条所规定的各项业务外,受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委托,依法从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资格考评、出国政审、保险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人事代理、合同鉴证以及其它业务。
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法规和中央组织部、人事部有关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定。其它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不得擅自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不得从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及其相关业务。
第十一条 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不得以赢利为目的,提供中介和其它社会化服务收取服务费必须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对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实行年检。各类人才市场中介机构应当按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交年度检验报告书。

第三章 人才交流会
第十三条 本规定所称人才交流会是指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流洽谈会、人才竞聘会、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等各种面向社会的人才交流活动。
第十四条 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的单位,应当是持有许可证的人才市场中介机构或其主管机关。
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应当具备国家和当地政府规定的条件,具有完备的组织方案。主办者应当对参会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对招聘中的各项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 组织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人才交流会,须经所在地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批准;组织全国性的人才交流会,须经人事部批准。

第四章 招 聘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可以下列方式进行:
(一)委托人才市场中介机构进行招聘;
(二)通过各类人才交流会直接招聘;
(三)在各类新闻媒介上刊播人才招聘广告(启事);
(四)其它招聘方式。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公开招聘人才,应当出具有关部门批准其设立的文件或营业执照(副本),并如实公布拟聘用人员的数量、岗位,以及所要求的学历、职称和有关的待遇等条件。
第十八条 凡需在中央、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所属的新闻传播媒介(报刊、广播电视等)上刊播人才招聘广告(启事)的,广告主应当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出具人事部(或其授权的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审核批准的文件;在其它新闻媒介上刊播的,广告主应当出具所在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人才流动服务机构)批准的文件。
第十九条 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到艰苦边远地区招聘人才。特殊情况的须经招聘对象所在地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批后,按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十一条 用人单位聘用兼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并征得兼职人员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招聘人才,不得接收违反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擅自离职的人员。

第五章 应 聘
第二十三条 人才应聘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机构、人才交流会或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等形式进行。应聘时应当出示身份证、工作证、学历证书等有效证件,并如实提供本人履历。
第二十四条 应聘人才离开原单位时,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遵守与原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不得擅自离职。
通过辞职或调动方式离开原单位的,应当按国家有关辞职、调动的规定办理手续。
第二十五条 应聘人才离开原单位时,不得私自带走原单位的科研成果、技术资料等,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和原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得侵犯原单位的技术权益。

第六章 处 罚
第二十六条 无许可证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或者通过伪造、涂改、借用、租用许可证等手段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责令其停止活动,并没收非法所得。
第二十七条 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批准,擅自组织人才交流会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取缔,并没收非法所得。
第二十八条 人才市场中介机构违反本规定,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乱收费用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吊销许可证等处理。
第二十九条 在人才交流活动中,刊播虚假广告,或采取其它手段欺骗用人单位和应聘人才的,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并报人事部备案。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人事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行政复议制度与观念冲突之我见

熊伟


  自1991年1月1日《行政复议条例》实施以来的十余年间,行政复议工作除了《行政复议条例》和《行政复议法》实施之初稍微“热”一点外,长期以来多数地区皆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且不说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行政复议的性质和作用,就连行政机关领导也很少过问这项工作,见诸于新闻媒体的行政复议工作消息报道更是寥寥无几,难怪乎曾经有人认为行政复议制度功能萎缩,名存实亡。但是,这项制度对于限制行权的过分膨胀,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确实有着其他制度无法替代的潜力和作用。因此,1994年10月9日,国务院对《行政复议条例》进行了修改,1999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又将原行政复议条例上升为行政复议法,2007年5月23日国务院根据《行政复议法》制定了《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特别是2006年12月全国行政复议工作会议对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后,行政复议工作根据中办、国办《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积极探索符合行政复议工作特点的机制和方法以来,行政复议工作犹如枯木逢春,即将翻开其崭新的一页。新时期行政复议工作如何去旧鼎新;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命活力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行政复议制度与社会大众现实观念存在的不兼容问题作一些深层次的探讨。
  
一.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催生行政复议制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经济基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也逐步展开。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了60余部法律,国务院制定发布了600余项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和省级人民政府还制订了大量的规章。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在提出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的同时,强调“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法制的建立既可使改革的成果得到巩固,又在为改革试点提供规范化的前提下促进新政策的出台,逐步形成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新规范。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换和发展,以及新的经济体制的确立,必然要求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于是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管理社会事务,便成为政府实现行政管理的主要措施。在政府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事务方面,政府通过立法,制订了大量的行政管理规范,行政执法部门,遵循行政管理规范,实施行政管理,必然涉及管理相对人的权利和义务(主要是经济利益),一旦管理相对人认为其利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自1990年10月1日起可提起行政诉讼;1991年1月1日起便可申请行政复议。
  从立法上讲,这似乎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了一个第三方公正调处的平台。然而,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平台的作用与设计时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 行政复议因与行政诉讼过多的雷同性,其作用正逐渐被信访制度所取代

  《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立法宗旨都是以监督、保障和救济为目的,换言之也叫做“保护弱者”。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相对于行政机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于弱势地位。行政机关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授权,独立行使行政管理权,无需征得管理相对人的同意。如果,这种行政职权行使不当,又没有给行政管理相对人“评理”的渠道,势必叠加逆反情绪,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危及政权的巩固。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平台的设计者,试图通过这个法定的、程序性的、公正的平台解决那些管理相对人认为侵犯其合法权利的“不当行政行为”。然而,行政复议仍属雷同于行政诉讼式的准司法程序。一般老百姓不熟悉,行政机关也不喜欢。现在老百姓对管理者有意见,要吗走信访渠道;要吗走极端,引起新闻媒体重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也就是说,信访和媒体已成为解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矛盾纠纷的主渠道,而行政复议的救济渠道正在逐步被边沿化。程序性、对抗式、复杂化的行政复议纠纷处理平台几乎是门可罗雀。

三. 行政复议制度的设计基本沿袭西方国家“三权鼎立”的司法制度,缺乏在我国实施的社会基础。这种社会基础既包括社会意识,也包括社会体制

  从社会体制入手来考察行政复议制度,不难发现其权力制衡原则、司法最终监督原则、法制统一原则等等,在我国实施起来与西方国家有着大相径庭的情况。比如,司法最终监督原则,在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中叫做“诉讼终局”原则。由于行政复议绝大多数决定不能终局,必须受到法院的司法监督,而法院的行政判决虽然形式上二审终局,但并不能真正的终了,行政机关未执行二审判决,老百姓不按终审判决办事的案件不胜枚举。表面上是法院执行难的问题,实际上还是社会体制的问题。这种不能终局的原因还是与社会体制有关,因为在法院之外,还有信访程序,而信访包罗万象,即使法院判决生效,通过信访仍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并且既不缴诉讼费,也不用请律师,还避免了繁杂的举证和调查,可谓简便有效。
  不能否认“诉讼终局”原则,一当遇到“信访”则决不能终局。自然申诉、抗诉等司法程序更是形同虚设。所以,司法最终监督原则既不能使行政机关有效地处理问题,也不能实现其最终的权威性和确定性。
  从社会意识来看,由于千百年封建意识形成的君臣思想、官本位思想以及近代世俗观念等在社会意识中的普遍性和顽固性。特别是纠纷最容易发生的群体—农村村民和下岗待业人员,其法制思想的缺失甚至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在这些群体中,现代法制理念与封建残余思想存在着激烈的观念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立法调研中将1990年12月24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实施后存在的问题归纳为,老百姓由于怕官,在对行政机关提起行政复议的问题上往往是“不敢告、不会告、不愿告”,就是这种观念冲突的真是写照。有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条例》从其出生时起,就决定了它先天的缺陷,之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仍然摆脱不了相同的命运。笔者认为制定这部法律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运行的环境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老百姓不敢告是一方面,行政机关在与老百姓对簿公堂的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思想障碍。无论是行政复议还是行政诉讼,行政机关很自然地把与管理相对人的关系视作“老子与儿子”的关系,在处理与管理相对人的纠纷时,往往是居高临下,不容置疑。一旦得知在复议或诉讼中与管理相对人平起平坐,行政机关多数都采取应付态度。尤其是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后,申请人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更让行政机关难以接受。实践中行政机关往往认为,行政复议中行政机关本来是裁判员。可是,一旦复议申请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还要当被告,挨板子不说,“裁判”的权威扫地。所以,多数行政机关对待行政复议不是消极怠工,就是维持了事。理论界曾有人总结出行政复议的种种弊端,比如:管辖体制条块分割,复议功能弱化;机构缺少独立性,复议公正难以实现;黑箱式操作,复议公信力不高;受理缺少积极性,复议渠道不畅通;媒体宣传太少,公众认知度不够;组织和物质保障条件较差;综合处理案件的能力不强等等。这些原因归结起来,说到底,还是行政机关首长的法律意识问题,在深究下去仍然还是社会意识的潜在作用。所以,无能从社会意识,还是社会体制来讲,都缺乏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模式的生存环境,也就无怪其实施过程会出现种种问题了。
  
四. 行政复议制度设计时对复议机关的角色定位不准,是行政复议功能难以发挥的主要原因

  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就如同古代角斗或擂台摸式的演化,一旦进入复议程序,当事人双方便通过举证、申辩、答复等形式竭尽全力进行争斗、对抗,最后总要分个“输赢”,谁败诉了,面子上都不好看。当然,在建国几百年的西方国家,由于其风俗习惯的不同,抑或是法制观念的普及,对这种争斗的评判大家早都习以为常。但是,在改革开放后行政法才刚刚起步的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民不与官斗,官不与民争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民告官”、“打官司”,无论民还是官都会觉得伤和气,败诉一方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行政责任。老百姓走复议或诉讼渠道往往是万不得已,行政机关复议或应诉大都迫于无赖。复议或诉讼均不是“民和官”价值取向的主渠道,无论输赢最后都是耗时耗力,得不偿失。虽然,有人把行政复议当作“救济”渠道,视为解决行政纠纷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由于行政复议基本上不能终局,缺乏权威性,其救济作用微乎其微。另一方面,行政复议机关的层级监督也因“裁判员”也要被“打板子”当被告,而很难发挥实际作用。救济没有权威,监督难以发挥作用。行政复议机关究竟是解决行政争议的“裁判员”还是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后援团”?行政复议法的设计者似乎并没有定位清楚。当然,行政复议功能就不能正常发挥。

五.修改行政复议法,确立行政复议的独特地位

  2009年6月,四川省出台了《关于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意见》,规定“大调解”工作体系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政府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协调联动。《意见》确立了调解优先原则,在机制保障、突出行政调解作用,强调人民、司法、行政三大调解联动等方面有显著特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这种强有力的领导体系,自下而上的工作队伍,灵活务实的工作方法,不失为当前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新思路。行政复议工作完全可以在改革行政复议制度,修改行政复议法后,解决行政复机制软弱无能的尴尬问题,承担起化解行政纠纷的主要责任。
  改革行政复议制度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不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法理论禁锢。在众多陈旧过时的行政法理论中,对行政复议功能影响最大的,当属“行政复议是二次行政行为”一说。该理论再与诉讼终局原则相结合,便形成了行政复议决定改变或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的问题。按照这一理论的逻辑关系,复议机关在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中,发现不当或错误的具体行政行为,则作出变更或撤销的复议决定,从而达到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实现对复议申请人的救济目的。但是,实践证明行政复议法在立法上忽略了行政管理中大量涉及的有第三人的情况。比如确权行为(土地使用权),复议机关无论维持、变更还是撤销原行政行为,总有一方当事人不服,形成“跷跷板”情况,原有的纠纷通过行政复议没有任何进展。再如行政确认行为(如工伤认定),行政机关只能选择“是”与“非”。进入复议程序后,复议机关无论作出“是”与“非”的复议决定,不是工伤申请人不服,就是用工单位不服。而且,对实体正确,但程序和适用法律错误的确认行为几乎无法改变。如果撤销、变更或是确认违法,责令原行政机关重新作出的行政行为结果仍然一样,对于管理相对人来讲,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认为行政机关官官相护。而这类行政复议案件往往涉及面广,情况复杂,个案与个案之间没有可比性。上述行政复议案件比因行政处罚引起的复议案件要多得多,哪怕把作出“一次、二次”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都诉至法院也是于事无补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改革行政复议制度,摈弃行政权力怕什么就定什么条款来限制的思路,而应该从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行政复议区别于行政诉讼和信访的特殊优势来考虑问题。笔者集十八年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体会,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坚持行政复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以同级政府复议为主,发挥政府主导全面的作用,通过行政复议,发现行政决策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以政府通报(通知)的形式,纠正违法个案,防止相同事件发生,指导面上工作。
  (2) 确立行政复议复查、评议的法律定位。行政复议机关复议中应吸纳社会各界代表参加,公正透明地对复议申请人提出的事项作出评判。改《行政复议决定书》为《行政复议评查书》,并通过社会媒体予以公布。行政复议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不当或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用《通报》、《整改意见书》等行政内部管理方式下达。行政复议申请人对《行政复议评查书》有不同意见,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就原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
  (3)简化复议程序,缩短复议时间。废除《行复议法》第十七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三条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一条等对受理的规定,设立行政复议受理专门机构,统一受理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收到复议申请后,只要当事人通讯联系方式明确,一律以《行政复议评查书》给予回复的办法处理。根据现代通讯条件,既可书面回复,也可通过短信、电子邮件或网上公布等方式回复。凡是回复的《行政复议评查书》行政机关必须存档备查。所有复议申请均不受时限、次数限制。
  进一步体现及时便民原则,大刀阔斧地压缩行政复议办理时限规定,基本时限设置为一个月,特殊列外情况再延长一个月。即行政复议机关以月为期,每月处理一批行政复议申请,并公布一批《行政复议评查书》,当月未公布的顺延至下月。
  (4)变革目前行政复议实际上是一人或二人办案的模式,采用由行政复议机关邀请社会各界组成的专门审查会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组织)汇报,专门审查会议讨论,行政复议机关领导决定的形式对复议事项负责。
  按照以上观点,实际上体现了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内部监督与“社会救济”相分离的原则。通过为群众答疑解难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既有利于做好群众的工作,又有利于行政机关及时改正工作,还实现了复议机关公正、权威、亲民的价值取向,最终实现中办、国办《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意见》的工作要求。
  行政复议制度实施十八年来的历史证明,行政复议如果只是处理个案,是没有出路的。如何使政策和法制观念更好的融合,通过行政复议渠道发现行政决策和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行政决策,规范行政执法,才是行政复议工作的主要目的。




二??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作者:熊伟
单位:四川省泸州市政府法制办

参考资料:
《行政复议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行政复议制度的价值取向与改革思路》;《中国行政法基础理论》;《行政法律关系研究》;《行政复议法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