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已废止)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4:05:17   浏览:91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已废止)

交通部


关于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1995年5月18日,交通部


现发布《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暂行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原《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监理资格审批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在本规定施行之前,由交通部颁发的《监理资格证书》,一律视为本规定中的《临时监理资质证书》。

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4〕29号)关于加强公路、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要求,为加强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承担公路、水运新、改、扩建工程监理业务的监理单位。
本办法所称监理单位,是指经其主管部门批准成立、取得交通部(或交通部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颁发的监理资质证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第三条 监理单位的资质,是指从事监理业务的人员数量、技术职称、专业组成、注册资金、测试仪器的配备、管理水平、监理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分甲级、乙级、丙级。其分级标准见附件一。
第四条 交通部是全国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监理单位的资质实行分级管理。
交通部部属及双重领导的企事业单位成立的监理单位,地方交通部门所属的甲、乙级监理单位,承担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业务的非交通系统的甲、乙级监理单位,其资质由交通部审批。
地方交通部门所属的丙级监理单位,承担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业务的非交通系统的丙级监理单位,其资质由监理单位所在地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第五条 监理单位必须按所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担其相应的监理业务,各级监理单位的监理业务范围见附件一。
第六条 交通部基本建设质量监督总站是交通部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各省级交通(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站是该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

第二章 监理资质的申报和审批
第七条 交通部部属及双重领导企事业单位所属的监理单位,其资质经单位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交通部审批。审批结果抄送建设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局)备案。
申请承担甲、乙级监理业务的地方交通部门所属的监理单位,其资质须经单位所在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交通部审批。审批结果抄送建设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局)备案。
申请承担甲、乙级公路或水运工程监理业务的非交通系统的监理单位的资质,按监理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经其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送监理单位所在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报交通部审批。审批结果抄送建设部备案。
申请承担丙级监理业务的地方交通部门所属的监理单位的资质,由其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单位所在地的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审批结果抄送交通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局)备案。
申请承担丙级公路或水运工程监理业务的非交通系统的监理单位的资质,按监理单位的行政隶属关系,经监理单位所在地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监理单位所在地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审批结果抄送交通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局)备案。
第八条 新组建的监理单位的资质申请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单位名称和地址;
(二)上级主管部门的名称;
(三)法定代表人及技术负责人的姓名、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工作简历、资格证书及主管部门任命书的复印件;
(四)监理人员名单一览表,包括姓名、年龄、学历、专业、职称及拟担任何种专业的监理工程师,同时提供上述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行政管理人员名单一览表;
(五)单位所有制性质及章程;
(六)单位及主要成员从事公路、水运工程建设的业绩;
(七)成立监理单位的批复文件;
(八)技术装备情况;
(九)所申请的监理业务范围;
(十)注册资金;
(十一)机构框图。
此外,须填报《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成立(定级、升级)申请表》(表式见附件二)。
第九条 所有新组建的监理单位,在二年考核期内暂不定级,由审批单位发给《临时监理资质证书》,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监理单位取得《临时监理资质证书》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注册,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按《临时监理资质证书》中核定的监理业务范围,从事监理业务。
第十条 监理单位自取得《临时监理资质证书》之日起,开展监理业务期满二年后可按照《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标准及监理业务范围》向监理单位资质审批部门申请核定资质等级。
申请核定资质等级时须提交下列材料并填报《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成立(定级、升级)申请表》。
(一)定级申请书;
(二)《临时监理资质证书》和《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的有关证明文件;
(四)在岗的监理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一览表;
(五)《项目监理评定书》;
(六)所监理的主要工程项目的用户意见;
(七)其它证明监理业务能力的文件。
第十一条 监理单位资质审批部门根据申请材料,对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专业技能、管理水平、资金状况、技术装备、监理工作信誉及实绩等进行综合评审,并核发相应的《监理资质等级证书》。对于达不到申请资质等级标准的,不予核发《监理资质等级证书》。
第十二条 已定级的监理单位,其实际资质基本达到上一等级标准的(除监理业绩外),可向交通部申请承担上一资质等级规定的某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格,经审查核实后,发给相应的《临时监理资质证书》。
第十三条 已定级的监理单位,其实际资质全部达到上一等级标准的,可向交通部提出升级申请,并填报《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成立(定级、升级)申请表》,经批准,发给相应的《监理资质等级证书》,收回原《监理资质等级证书》。
第十四条 监理单位申请升级或申请承担上一等级监理业务时,应提交同定级申请一致的有关材料。
第十五条 监理单位必须建立《项目监理评定书》。《项目监理评定书》是核定监理单位资质等级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监理单位分立、合并或者终止时,必须保护其财产,依法清理债权、债务。

第三章 复 查
第十七条 对于已定级的监理单位,实行资质动态管理。每两年由其监理资质审批部门进行一次复查。
监理单位资质复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监理单位的资质等级与应达到资质标准的符合程度;
(二)监理单位的信誉和履行合同的情况;
(三)有无违章违纪行为;
(四)主要受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意见;
(五)监理工作实效。
监理单位资质复查采用审查监理单位报送的文字材料与现场抽查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十八条 受复查的监理单位,应提交下列复查材料:
(一)《监理资质等级证书》;
(二)在岗监理人员一览表及主要工作内容;
(三)《项目监理评定书》;
(四)其它能反映监理能力、监理信誉的材料。
第十九条 对复查合格的监理单位,由资质管理部门在其《监理资质等级证书》上签署复查意见,核准原资质等级;对复查不合格的监理单位,可视情暂缓核准其资质等级,要求限期整改、重新报检或降级。

第四章 中外合资、合作及外商独资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第二十条 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及港澳台地区的监理单位在我国境内从事公路、水运工程监理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我国有关法规并遵守本规定。
第二十一条 中外合资成立的监理单位的资质审查,除按上述有关规定办理外,还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外方合资者所在国家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外方合资者投入的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证明材料。
(三)合资单位的合资协议及章程。
(四)外方合资者为监理咨询单位的,须提交其资质证明及从事监理咨询业务的业绩材料。
其申请资质审查事宜由中方合资者负责办理。
第二十二条 中外监理单位合作承担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的监理业务,须由中方合作者向交通部申请办理资质审查手续,取得《临时监理资质证书》后,方可开展监理业务。申请资质审查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作双方的营业执照及资质证明材料。
(二)从事监理业务的业绩。
(三)拟派遣监理人员的姓名、国籍、专业及主要监理简历。
(四)合作协议书。
(五)拟承担监理项目的有关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规模、建设单位的邀请书等。
第二十三条 国外(境外)监理组织在我国独立承担公路、水运工程项目监理业务,须向交通部申请监理资质审查,取得《临时监理资质证书》后,方可开展监理业务。申请监理资质审查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其所在国家(地区)核发的执照及资质证明;
(二)从事监理业务的资历与业绩;
(三)拟派遣的监理人员的姓名、国籍、专业、特长、简历;
(四)金融机构出具的资信证明材料。
(五)拟承担监理项目的有关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规模、建设单位的邀请书等。
以上材料须有中文本。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四条 监理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除承担监理合同规定的经济责任外,交通主管部门可根据情节,分别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暂扣资质证书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收缴监理资质证书的处罚。
(一)申请设立、定级、升级时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二)变更或者终止业务,不及时办理报批或备案手续的;
(三)超越核定的监理业务范围或者未经批准擅自从事监理活动的;
(四)出借、转让、出卖、涂改、伪造监理资质证书的;
(五)徇私舞弊,损害委托单位或被监理单位利益的;
(六)因监理工作失误,造成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或人身伤亡事故的。
第二十五条 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应遵守《交通行政执法监督规定》。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临时监理资质证书》、《监理资质等级证书》由交通部统一印制。
根据开展监理业务的需要,监理资质审批部门可向监理单位核发《临时监理资质证书》或《监理资质等级证书》副本若干份,其副本与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二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报交通部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1995年7月1日起施行,交通部1990年11月13日发布的《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监理资格审批暂行规定》(〔90〕交工字618号)同时废止。

附件一: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标准及监理业务范围

一、监理单位资质等级标准
(一)公路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标准
公路、桥隧工程
甲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15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工程系列高级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人数不少于10人,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共不少于3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桥隧结构、材料试验、测量、工程地质、工程机械、工程计划、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材料及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工程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具有建立工地试验室的条件。
4、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一类公路、桥隧工程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乙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15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5人,经济师、会计师共不少于2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路基路面、结构、材料试验、测量、工程地质、工程计划、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材料及路基、路面等工程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具有建立工地试验室的条件。
4、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5、承担过的两项以上二类公路、桥隧工程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丙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8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或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15年以上从事公路、桥隧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3人,经济师不少于1人。
3、拥有必要的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
4、注册资金不少于20万元。
5、承担过的两项以上三类公路、桥隧工程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交通工程
甲级
1、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具有工程系列高级技术专业职称人数不少于8人,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共不少于2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安全设施、监控、通信、收费、标志标线、供电照明、试验检测、工程计划、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交通工程所需的全部常用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具备光通信、微波通信、移动通信等工程的检测仪器。
4、注册资金不少于15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一类交通工程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乙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20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2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4人,经济师、会计师共不少于2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安全设施、标志标线、试验检测、工程计划、工程经济、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和所需材料的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
4、注册资金不少于8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二类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丙级
1、监理单位的法人代表应具有8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或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交通工程建设的业绩,具有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3人,经济师不少于1人。
3、拥有必要的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
4、注册资金不少于2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三类交通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二)水运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标准
甲级
1、监理单位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5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应具有20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水运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不少于2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0人,其中,具有工程系列高级技术专业职称人数不少于10人,高级经济师、会计师各不少于1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港工、航道、机械、工民建、电气、工程地质、测量、试验检测、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材料、土工、工程结构等工程试验仪器和检测设备,具有建立工地试验室的条件。
甲级水运监理单位应装备以下主要检测仪器:经纬仪、水准仪、专用测距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混凝土强度快速测定仪、回弹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金属探伤仪、混凝土搅拌仪、胶浆搅拌机、跳桌、烘箱、混凝土取芯机。
4、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大型水运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乙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10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具有20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水运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不少于1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30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5人,经济师、会计师各不少于1人。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配套合理。主要包括港工、航道、机械、工民建、电气、工程地质、测量、试验检测、合同管理等专业人员。
3、拥有材料、土工、工程结构等工程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具有建立工地试验室的条件。
乙级水运工程监理单位应装备以下主要检测仪器:经纬仪、水准仪、专用测距仪、万能材料试验机、压力机、回弹仪、砼强度快速测定仪、钢筋保护层测定仪、烘箱。

4、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中型水运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6、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
丙级
1、监理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应具有8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或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总工程师具有15年以上从事水运工程建设的经历,具有水运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
2、已取得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含专业监理工程师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共不少于8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15人,其中,工程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不少于3人,经济师不少于1人。
3、拥有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
4、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5、承担过两项以上小型水运工程项目的施工监理,业绩优良,社会信誉好。

二、监理单位的监理业务范围
(一) 甲级
公路、桥隧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一、二、三类公路、桥隧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一、二、三类交通工程。
水运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大、中、小型水运工程。(二) 乙级
公路、桥隧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二、三类公路、桥隧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二、三类交通工程。
水运工程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监理中、小型水运工程。(三) 丙级
公路、桥隧专业:在本省范围内监理三类公路、桥隧工程。
交通工程专业:在本省范围内监理三类交通工程。
水运工程专业:在本省范围内监理小型水运工程。

三、工程等级划分
(一)公路工程监理等级划分
1、公路、桥隧专业
----------------------------------------------------------------------------------------------------
| | 一 类 | 二 类 | 三 类 |
|------|----------------------------|----------------------------|----------------------------|
|公 路| 高速公路、一级 | | 二级公路及以下 |
|工 程| 汽车专用公路 | 二级汽车专用公路 | 各级公路 |
|------|----------------------------|----------------------------|----------------------------|
|公 路| 总长≥1000M |500M≤总长<1000M且| |
|桥 梁| 或总长>500M且 |40M≤单孔跨径<100M | 总长<500M且 |
|工 程| 单跨跨径≥100M | 或总长<500M | 单跨跨径<40M |
|------|----------------------------|----------------------------|----------------------------|
|公路隧| | | |
|道工程| 长度≥1000M |250M≤长度<1000M | 长度<250M |
----------------------------------------------------------------------------------------------------
2、交通工程专业
----------------------------------------------------------------------------------
| | 一 类 | 二 类 | 三 类 |
|------|----------------------|----------------------|----------------------|
|交 通| 高速公路 | 一、二级汽车专用公 | |
| | 及各等级公路 | 路标志、标线、安全 | 二级公路及以下各 |
|工 程| 的交通工程项目 | 设施 | 级公路的标志、标线 |
----------------------------------------------------------------------------------
(二)水运工程监理分级标准
--------------------------------------------------------------------------------
|分 级| 分 级 标 准 |
|项 目| |
|------|--------------------------------------------------------------------|
| |1.港口年吞吐能力 |
| 大 | 海港:杂货150万吨以上,散货300万吨以上; |
| | 河港:杂货250万吨以上,散货300万吨以上。 |
| 型 |2.码头吨位 |
| | 海港:2.5万吨级以上码头; |
| 项 | 河港:5000吨级以上码头。 |
| |3.航道、疏浚 |
| 目 | 通航万吨级以上船舶沿海复杂航道; |
| | 通航1000吨级以上船舶的内河航运工程项目。 |
| |4.投资在8000万元以上的其它水运工程项目(指建安费)。 |
|------|--------------------------------------------------------------------|
| 中 |1.港口年吞吐能力 |
| | 海港:杂货100~150万吨,散货200~300万吨; |
| 型 | 河港:杂货200~250万吨,散货250~300万吨。 |
| |2.码头吨位 |
| 项 | 海港:1~2万吨级码头; |
| | 河港:1000~5000吨级码头。 |
| 目 |3.航道、疏浚 |
| | 通航万吨级以上船舶的沿海及长江干线航道; |
| | 通航300~1000吨级船舶的内河航运工程项目。 |
| |4.投资额在5000~8000万元的其它水运工程项目(指建安费)。 |
|------|--------------------------------------------------------------------|
| |1.港口年吞吐能力 |
| 小 | 海港:杂货100万吨以下,散货200万吨以下; |
| | 河港:杂货200万吨以下,散货250万吨以下。 |
| 型 |2.码头吨位 |
| | 海港:5000吨级以下码头; |
| 项 | 河港:500吨级以下码头。 |
| |3.航道、疏浚 |
| 目 | 通航万吨级以下船舶的沿海航道; |
| | 通航300吨级以下(不含300吨级)船舶的内河航运工程。 |
| |4.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的其它水运工程项目(指建安费)。 |
--------------------------------------------------------------------------------

附件二:公路、水运工程监理单位成立(定级、升级)申请表
申请单位----------------(公章)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
|单 位 名 称| |
|--------------|--------------------------------------------------|
|单 位 地 址| |
|--------------|--------------------------------------------------|
|邮 政 编 码| |电 话| |
|--------------|----------------|----------|--------------------|
|成 立 时 间| |注册资金 | |
|--------------|----------------|----------|--------------------|
|经 济 性 质| |法定代表人| |
|--------------|----------------|----------|--------------------|
| 技术负责人 | |主管部门 | |
|--------------|----------------|----------|--------------------|
|营业执照字号 | |批准文号 | |
|--------------|--------------------------------------------------|
|开户银行及帐号| |
|------------------------------------------------------------------|
| |职 工 总 数| | 高级工程师 | |
| |--------------|------------|--------------|----------------|
| | 高级经济师 | | 高级会计师 | |
|职|--------------|------------|--------------|----------------|
| | 工 程 师 | |经济师、会计师| |
| |--------------|------------|--------------|----------------|
| |初级职称人数 | | 其 它 | |
|工|--------------------------------------------------------------|
| | 单位行政和技术负责人 |
| |--------------------------------------------------------------|
| | 姓 名 |性别|年龄|职 务|职 称|专 业|从事专业年限|
|概|------------|----|----|------|------|------|------------|
| | | | | | | | |
| |------------|----|----|------|------|------|------------|
| | | | | | | | |
|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资质说明及主要业绩 |
| |
|------------------------------------------------------------------|
|申请监理业务范围及资质等级 |
| |
----------------------------------------------------------------------
法 定 代 表 人 情 况
----------------------------------------------------------------------
|姓 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
|--------|----------|----|--------|----------------------------|
|文化程度| |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
|--------|----------|----|--------|----------------------------|
|职 称| |职务| |社会名誉职务| |
|------------------------------------------------------------------|
| 主 | |
| 要 | |
| 工 | |
| 作 | |
| 经 | |
| 历 | |
| 及 | |
| 接 | |
| 受 | |
| 培 | |
| 训 | |
| 情 | |
| 况 | 本人签字: |
|------|----------------------------------------------------------|
| 行 | |
| 政 | |
| 主 | |
| 管 | |
| 部 | |
| 门 | |
| 意 | |
| 见 | 公 章 |
----------------------------------------------------------------------
技 术 负 责 人 情 况
----------------------------------------------------------------------
|姓 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
|--------|----------|----|--------|----------------------------|
|文化程度| |专业| |从事本专业年限| |
|--------|----------|----|--------|----------------------------|
|职 称| |职务| |社会名誉职务| |
|------------------------------------------------------------------|
| 主 | |
| 要 | |
| 工 | |
| 作 | |
| 经 | |
| 历 | |
| 及 | |
| 接 | |
| 受 | |
| 培 | |
| 训 | |
| 情 | |
| 况 | 本人签字: |
|------|----------------------------------------------------------|
| 行 | |
| 政 | |
| 主 | |
| 管 | |
| 部 | |
| 门 | |
| 意 | |
| 见 | 公 章 |
----------------------------------------------------------------------
----------------------------------------------------------------------
|主要监理人员的工作业绩 |
| |
----------------------------------------------------------------------
监 理 人 员 一 览 表
--------------------------------------------------------------------
|序| |性|年|文化| | |监理工程师|
| |姓 名| | | |职 称|从事专业及年限| |
|号| |别|龄|程度| | | 证书号 |
|--|--------|--|--|----|--------|--------------|----------|
| | | | | | | | |
--------------------------------------------------------------------
行 政 管 理 人 员 一 览 表
--------------------------------------------------------------
|序| |性| | | |
| |姓 名| |年 龄| 职 务 | 工 作 年 限 |
|号| |别| | | |
|--|--------|--|------|------------|------------------|
| | | | | | |
--------------------------------------------------------------
技 术 装 备 一 览 表
--------------------------------------------------------------------
|序| | | | | |
|号| 设备名称 | 规格型号 |数 量|主要性能及功能|设备净值|
|--|------------|------------|------|--------------|--------|
| | | | | | |
--------------------------------------------------------------------
人员编制及组织机构
(用框图表示)
申请审批情况
--------------------------------------------------------------
|行 | |
|政意| |
|主 | |
|管 | |
|部见| 年 月 日(公章) |
|门 | |
|----|----------------------------------------------------|
|质 | |
|量意| |
|监 | |
|督 | |
|部见| 年 月 日(公章) |
|门 | |
|----|----------------------------------------------------|
|交 | |
|通意| |
|主 | |
|管 | |
|部见| 年 月 日(公章) |
|门 | |
|----|----------------------------------------------------|
|审 | |
|批 | |
|部 | |
|门 | |
|意 | 年 月 日(公章) |
|见 | |
|----------------------------------------------------------|
|批准文号| |批准日期|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天津市房改购房出售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


天津市房改购房出售管理办法(试行)
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



第一条 为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盘活存量住房,方便房改购房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培育房地产二、三级市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1992年1月1日房改以来按房改政策购买住房的出售。
第三条 房改购房出售,按照公平自愿,依法纳税,市场调剂,收益归己的原则进行。
第四条 按成本价购买的住房,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后即可出售。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按照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归个人所有。
按标准价购买部分产权住房自住满五年的,方可出售。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按照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按单位和个人所占产权比例进行分配。
按标准价购买的部分产权住房,也可按市房改办《关于认真做好职工(住户)续购住房全部产权工作的通知》(津房改调〔1997〕64号)规定,续购全部产权后出售。售房收入在补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按照规定交纳有关税费后,归个人所有。
实行分期付款或申请抵押贷款购买的住房,付清房款或还清贷款后方可出售。
第五条 房改购房出售时,买卖双方需携带户口册、身份证、个人印鉴、房屋所有权证,到房屋所在区、县房管部门办理交易手续。
第六条 房改购房交易时,卖方交纳房价0.25%的交易手续、1%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买方交纳房价0.5%的登记费、0.25%的交易手续费、3%的契税。
第七条 本办法由天津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1998年4月2日

关于批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认定技术条件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

环发[1998]403号




关于批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认定技术条件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

  根据《环保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我局组织制订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认定技术条件,现予发布,作为环保产品认定的技术依据。并自本技术条件发布之日起,开展此项产品的认定工作。

  附件:《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认定技术条件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HCRJ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HCRJ039---1998
-------------------------------------------------------------------------------------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

Pollution treatment facility operation recorder














1998年12月14日发布 1998年12月14日实施
---------------------------------------------------------------------------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总 局 发布



目 录


前言
1 范围 …………………………………………………………………… 1
2 引用标准 ……………………………………………………………… 1
3 分类与命名 …………………………………………………………… 1
4 要求 …………………………………………………………………… 1
5 试验方法 ……………………………………………………………… 4
6 检验规则 ……………………………………………………………… 6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10























II




前 言



   本技术条件是为实施国家环境保护产品认定而制定。
本技术条件主要对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的功能、性能提出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条件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北京标旗生态环境集团。
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谢思宇 李旭进 寇克实
本技术条件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III

中国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条件

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
Pollution treatment facility operation recorder
HCRJ039---1998
---------------------------------------------------------------------------------------------------------------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包装、标志、运输、贮存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自动监视和记录以电为动力的各种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态的记录仪。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含条文,在本技术条件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技术条件的条文,与本技术条件同效。
  GB191-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2828-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282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2423-81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3 型号命名
  型号命名方法如下:
     
      JL    WZ  —    
     ─┬─ ─┬─  ─┬─
      │    │    └─--─产品序号    
      │    └───污染治理设施
      └───记录仪
示例: JLWZ-BQ001

4 要求 
4.1 使用环境条件
记录仪在下列条件下应能保证正常运行
  a)环境温度: -10℃~45℃ ;
 b)相对湿度: 45%~95% ;
 c)大 气 压: 86kPa~106kPa;
d) 应避免强磁场的影响。



4.2 外观和结构
  记录仪外壳应美观大方、而腐蚀表面不应有裂纹、变形、划伤和毛刺等现象,表面涂层应均匀、无锈蚀、无气泡、脱落和磨损现象。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按键、开关、旋钮应灵活可靠。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志应正确、清晰、牢固。
4.3 功能
4.3.1 记录仪应具备通讯、数据输出、记录、存储、工作正常显示及故障报警等基本功能。
4.3.2 记录仪应能连续自动监视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并能在被监控设施出现过流、短路、欠压、阻转、缺相和错相等情况下安全运行。
4.3.3 记录仪应具备断电自动保护和通电自动恢复功能
工作电源切断后,数据应保存不丢失,具体的数据保存时间和时钟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
4.3.4 记录仪应具备数据锁定及防止随意更改的功能。
4.4 性能要求
4.4.1 通道输入特性
  a) 对通道输入信号电流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b) 记录仪应具备与上位机通讯的接口,实现通过电话传输或微机接收数据,其它接口要求由产品标准规定。
4.4.2 记录灵敏度
  记录仪应能记录污染处理设施功率大于0.2KW的设备运行信号。
4.4.3 数据记录、显示和打印
a) 记录仪应能记录污染治理设施的下列内容:
  — 年、月、日、时、分 (运行时间,停运时间);
  — 通道号及该通道设备详细情况;
  — 通道号、月份及该月设备运转率;
  — 通道号、年及年累积时间的运转率。
  b) 记录仪应能按下列方式打印输出:
  — 按通道号逐月打印设备运行状态;
  — 按通道号打印通电和断电时间。
4.4.4 记录误差
在使用环境条件下,时段记录误差和计时精确度应在30s/d
4.4.5 电源适应性
  在电源电压变化不超过±15%的情况下,应能满足各项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4.5 安全性
4.5.1 绝缘电阻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记录仪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MΩ。
4.5.2 抗电强度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记录仪承受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 1500V的正弦交流电压 1min应无飞弧和击穿现象。
4.6 环境适应性
4.6.1 高温负荷
  记录仪在温度为45℃及通电工作状态下,应能持续工作8h,并符合4.2和4.3的规定。
4.6.2 低温负荷
记录仪在温度为-10℃及通电工作状态下,应能持续工作8h,并应符合4.2和4.3条的规定。
4.6.3 低温贮存
  记录仪在温度为-25℃和断电工作状态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应符合4.2、4.3和4.4条的规定。
4.6.4 恒定湿热
  记录仪在温度为45℃、相对湿度为93%的条件下搁置48h,恢复后应符合4.2和4.3条的规定,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Ω。
4.6.5 扫频振动
  无包装的记录仪在经受表1规定的振动试验后,应符合4.2和4.3条的规定,并能正常工作。
表1
频 率 范 围Hz 位移振幅mm 每一轴向上的扫频循环次数 要   求
10~30~10 0.75 5 按工作位置在三个相互垂直的轴向
30~55~30 0.15 5 上依次振动

4.6.6 碰撞
 无包装的记录仪在经受脉冲峰值加速度为30g,脉冲持续时间为16ms,在X、Y和Z方向各三次的碰撞试验后,应符合4.2和4.3条的规定,并能正常工作。
4.6.7 跌落
 带包装的记录仪从1m高度自由跌落于混凝土面后,其外观应符合4.2 条的规定,并能正常工作。
4.7 连续工作时间
产品在使用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时间至少1年。
5 试验方法
5.1 测量条件
  温  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大 气 压: 86kPa~106kPa。
5.2 测试仪器和设备
功能和性能测试的专用设备由产品标准规定;
环境试验设备应符合GB2423的规定。
5.3 外观和结构检查
  用目测和手感法进行检查。
5.4 功能检测
5.4.1 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由电流源模拟被监控设备,模拟实际设备的运行和过载等状态。
  使记录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通道上启动电流源设备,然后检查各项功能,并确认日期和时间的设定。

通道
被测记录仪 ←--──---- 电流源设备
------------- (模拟被监控设备)

图1

5.4.2 将电源设置在4.3.2条所述内容的各种状态10s后,检查被测记录仪,是否电路正常,记录仪能否正常工作。
5.5 性能参数测量
5.5.1 通道输入特性
  a) 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
  b) 通过测试台给相应的通道输入产品标准规定的极限电流,保持10s,通道不应出现故障;
  c) 通过测试台给通道输入产品标准规定的上限电流,保持5min,然后核对其记录和统计结果应与输入的状态和时刻相符合。
5.5.2 记录灵敏度
  测试框图如图1所示。
  将被测记录仪的专用传感器接至0.2KW的测试台进行记录,读出记录仪的记录数据。
5.5.3 记录、显示和打印检查
  按图1连接设备,记录通电和断电时的各组数据,检查数据是否正确。
5.5.4 记录误差检测
  使设备运行72h,检测间隔时间为4h,取3d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时钟或标准报时台比较,确定其准确度。时段检测时应至少选择两个时段。
5.6 安全试验
5.6.1 绝缘电阻
  用兆欧表测量电源输入端子与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5.6.2 抗电强度
  在电源输入端子与外壳之间加1500V的交流电压,持续1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5.7 环境试验
5.7.1 高温负荷
  将样品放入具有室温的试验箱内接上模拟传动装置,使箱温按0.7℃~1℃/min的平均速率,逐渐上升至45℃±2℃。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接通电源持续工作8h后,断开电源,使箱温按0.7℃~1℃ /min 的平均速率降低到正常大气条件后,按4.6.1条的规定检查。
5.7.2 低温负荷
  将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和正常工作位置的状态下放入具有室温的试验箱内,接上模拟传动装置使箱温按0.7℃~1℃/min 的平均速率,逐渐于降至-10℃±3℃。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接通电源持续工作8h后断开电源,使箱温按0.7℃~1℃ /min 的平均速率上升到正常大气条件后,按4.6.2条的规定检查。
5.7.3 低温贮存
  将受试样品放入低温箱中,使箱温按0.7℃~1 ℃/min的平均速率逐渐下降至-25℃±2℃,在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搁置48h,然后使箱温按0.7℃~ 1℃/min的平均速率上升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恢复2h后,按4.6.3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5.7.4 恒定湿热
  将样品放入湿热箱中,使箱温逐渐升至40℃±2℃,当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再加湿至相对湿度为93+2-3%,搁置48h。然后将试验箱中的相对湿度在0.5h内降低到(75±3)%,再在0.5h内将试验箱的温湿度调至正常试验大气条件, 恢复2h后, 按4.6.4条的规定进行检测。 
5.7.5 扫频振动
  a) 将受试样品按工作位置紧固在试验台上,将试验架置于平台中心区;
b) 按表1的规定进行10~30~10Hz及30~55~30Hz的扫频振动。以1倍频程/min的扫频速率,在某一频率范围内进行一次循环扫频(f1~f2~f3)的时间为:
      T=6.644 lg(f1/f2) …………………(1)
式中:T--—时间(min)、 f1= f3,
f1---扫频的下限频率 Hz,
f2---扫频的上限频率 Hz;
  c) 试验后,按4.6.5条的规定检查。
5.7.6 碰撞试验
  a) 将样品固定在碰撞试验台面中心;
b) 按4.6.6条的规定进行碰撞试验;
c) 试验后按4.6.6条的规定进行检查。
5.7.7 跌落试验
  将带包装的样品的手柄和机身相对固定,以正常工作位置挂在距离试验台面1m的高度,在初速度为零的情况下自由跌落两次,按4.6.7规定检查。
5.8 连续工作时间
  在4.1条规定的条件下和在实际使用状态下,连续工作时间不应少于1年。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产品质量检验分为定型检验、交收检验和例行检验。
6.2 定型检验
  产品在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应进行定型检验,以检验生产厂是否有能力生产符合产品标准规定的产品。
6.2.1 检验项目
  定型检验项目按表2的规定。
表2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分类 要求 试验方法
定型检验 交收检验 例行检验 章条 章 条
1 外观结构 ● ● ● 4.2 5.3
2 功 能 ● ○ ● 4.3 5.4
3 性 能 ● ● ● 4.4 5.5
4 安 全 ● ● ● 4.5 5.6
5 环境试验 ● -- ● 4.6 5.7
6 连续工作时间 ● -- ○ 4.7 5.8
注: “●”表示必做 项目;“○ ”表示选做 项目,“ - ”表示不做 项目。

6.2.2 样品的抽取
  生产定型的批量应不少于50台,样品数应大于5台;50台以下按10%抽样,最低不少于2台,设计定型可少于生产定型的样品数。样品应从定型批量产品中随机抽取。
  定型检验应先对样品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 然后按表2的规定对各组样品分别进行各项试验。各项试验的样品数按表3的规定。
表3

序 号 项  目 样品数
1 外观和结构 全数
2 功能和性能 全数
3 安全试验 2
4 环境试验 2
5 连续工作时间 1

6.2.3 合格判定
  表3中规定的各项试验均合格,则判定型检验合格。
  对于定型检验中不合格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后,重新进行该项检查。
6.3 交收检验
  通过生产定型且稳定生产后,由生产单位检验合格的连续批量产品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进行。
6.3.1 检验项目及不合格分类
  交收检验项目按表2的规定,各项检验不合格内容的分类按表4的规定。

表4

序 号 不 合 格 内 容 不 合 格 分 类
A B C
1 机壳严重开裂、变形 ○ — —
2 机壳一般划伤、变形 — — ○
3 面板等装配不当、松动或缺少紧固螺钉 — ○ —
4 铭牌、商标、装件漏装、错装 — ○ —
5 功能件或插口无标记、标记有误或模糊不清,且影响使用 — ○ —
6 功能件或插口标记模糊,但不影响使用 — — ○
7 机壳和标牌上均无生产厂名 ○ — —
8 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 ○ — —
9 其它瞬时故障重复二次以上 ○ — —
10 性能不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 — —

6.3.2 抽样方案                       
6.3.2.1 交收检验采用GB2828中规定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外观、结构、功能检测和电性能检测的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表5的规定。
表 5

序号 检 验 项 目 检查水平 合格 质量水平(A QL)
A类不合格品 B类不合格品 c类不合格品
1 外观和结构 一般检查水平Ⅱ 2.5 6.5 10
2 功能和性能 特殊检查水平S-Ⅰ 6.5 -- --

6.3.3 样品的抽取               
  产品提交批的大小由生产厂确定,一般应以同一批(材料和零部件质量、工艺流程不变时) 所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作为一批提交。根椐提交检验批的大小,按表5定的检查水平,确定样本的大小,并在该批产品中随机抽取。
6.3.4 加严和放宽检查
a) 加严和放宽检查的转移规则按GB2828的规定;
b) 加严和放宽检查的抽样方案、检查水平及合格质量水平均与正常检查一致。
6.3.5 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a) 安全检查中发现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b) 当样品检查中出现的各类不合格品小于或等于表5规定的AQL值时, 则该批产品为合格批,否则为不合格批。
6.3.6 检验结果的处理
  a) 对批合格的产品由质量部门出具合格证,方能入库或出厂;
b) 由于安全不合格而拒收的产品,交方应对该批产品全部返工和重检后方可再提交。收方对重新提交批应进行抽样检查,如再次出现安全不合格,则应停止生产进行整顿;
  c) 由于其它项目检验不合格而被拒收的产品,交方应对该批产品返工,并经全数检验合格后,再重新提交抽检。如仍拒收,则再返工,直至合格。在重新提交批的的复验中如发现安全不合格,则按6.3.6.b)条的规定处理。
6.4 例行检验
  连续批生产的产品由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周期地进行例行试验。以确定生产过程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持续稳定。例行检验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当产品的设计、工艺及材料有变更时,应进行例行检验。
6.4.1 检验项目和程序
  例行检验项目按表2的规定。检验程序见图2。

             ┏━━━━━┓  ┏━━━┓
        ┏━━┓ ┏━┫电性能测量┣━━┫ 合 格┣━┓
        ┃ 外 ┃┃ ┗━━━━━┛ ┗━━━┛ ┃
 ┏━━━━┓ ┃ 观 ┃ ┃ ┏━━━━━┓  ┏━━━┓ ┃ 
┃从本周期┃ ┃ 结 ┃ ┣━┫ 安全试验 ┣━━┫ 合 格┣━┫ ┏━━┓
┃生产的产┃ ┃ 构 ┃ ┃ ┗━━━━━┛  ┗━━━┛ ┃ ┃ 合 ┃
 ┃品中随机┣━┫ 功 ┣━┫ ┏━━━━━┓  ┏━━━┓ ┣━┫ ┃
 ┃抽取样本┃ ┃ 能 ┃ ┣━┫ 环境试验 ┣━━┫ 合 格┣━┫ ┃ 格 ┃
 ┗━━━━┛ ┃ 等 ┃ ┃ ┗━━━━━┛ ┗━━━┛ ┃ ┗━━┛
┃ 检 ┃ ┃ ┏━━━━━━┓ ┏━━━┓ ┃ 
  ┃ 查 ┃ ┗━┫连续工作时间┣━┫ 合 格┣━┛
        ┗━━┛  ┗━━━━━━┛ ┗━━━┛

图 2

6.4.2 抽样方案
6.4.2.1 安全试验样本为2台。
6.4.2.2 连续工作时间样本为1台。
6.4.2.3 电性能测量和环境试验项目的抽样方案按GB2829的判别水平Ⅱ的二次
抽样方案进行,其样本的大小、不合格质量水平(RQL)和对应的判定数组见表6。

表 6

不合格 质量水 平(RQL) 判 定 数 组
序号 试验项目 样本大小 A类不 B类不 C类不 A类不 B类不 C类不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合格品
Ac Re Ac Re Ac Re
1 电性能 n1=3 20 -- -- 0 21 2 -- --
2 环境试验 n2=3 20 40 60 0 21 2 1 34 5

6.4.3 样品的抽取
  例行检验的样品应从本周期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二次抽样方案的样本应一次抽齐。
6.4.4 合格与不合格判定

6.4.4.1 检验项目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a) 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的不合格内容及其分类按6.3.1条的规定;检查中若发现不合格品,则以随机抽取的合格单位产品代替;
  b) 安全试验不符合5.6条的规定,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c) 性能测量、电磁兼容试验和环境试验的合格判定:
  若第一样本中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第一合格判定数Ac,则判该项检验合格;若第一样品中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第一不合格判定数Re,则判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若第一样本中不合格品数大于第一合格判定数Ac,且小于第一不合格判定数Re,则应对第二样本进行检验。若第一和第二样本中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小于或等于第二合格判定数Ac,则判该检验项目合格;若大于或等于第二不合格判定数Re,则判该检验项目不合格。
6.4.4.2 检验批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全部检验项目合格,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6.4.5 检验结果的处理
  a) 若例行检验不合格,则该周期内生产的产品判为不合格品。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并应停止生产。待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恢复生产。对恢复生产后的第一批产品,必须重新进行例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判为不合格的产品,必须经过修理或筛选,并经例行检验合格后,方认为该产品合格;
b) 例行检验不合格,而已出厂的该周期内生产的产品,质量责任由生产厂承担。具体处理办法由供需双方协商解决;
c) 经过例行检验的样品,不得作为合格品出厂。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 标志
7.1.1 产品上应有生产厂名称、商标和型号。
7.1.2 产品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
  a) 生产厂的名称、厂址;
 b) 产品的名称、商标和型号;
 c) 出厂日期:年 月 日(或编号或生产批号);
 d) 质量(含包装): kg;
 e) 包装箱尺寸,mm:l×b×h;
f) 防潮、向上、小心轻放、堆码层数等储运标志和字样,其标志应符合
GB191的有关规定。
7.2 包装
7.2.1 产品应有牢固的包装,并有防振、防潮措施。
7.2.2 经交收检验合格的产品连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附件等按设计文件的
规定分别包装。
7.3 运输
  包装完好的产品可用正常的陆、海、空交通工具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直接淋袭或烈日暴晒。
7.4 贮存
  包装完好的产品应贮存在温度为-15℃~+4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周围没有酸性或其它有害气体的库房中。贮存期不超过一年,否则,出厂前应再次进行交收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